项目基本内容 |
为了在中间质量监督检查时有效地掌握工程质量状况和参建单位的质量工程状况
以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工作,标准化的描述存在的问题,纠正和处
理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管理问题和质量缺陷,同时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责任和义务
进行定位,对质量管理行为进行量化评价,并且优化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以及工程
质量鉴定程序。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江苏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
标准化的体系,并运用到工程实践中。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江苏省现有的苏交规[2011]4 号文和苏交规[2012]6 号
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江苏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所发现的问题,采取大数据
统计分析的手段,从微观层面制定相关标准,同时循序渐进到宏观阶段把控工程质量。
这不仅有助于促进江苏省公路工程的建设,同时也将对全国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有一
定的影响。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建立江苏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标准,项目的实施方案即
围绕这一目标展开。针对在中间质量监督检查和质量鉴定的工作程序、内容、频率、
问题标准化描述以及问题库的建立等问题,分析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行政执法的可
行性,明确质量参建各方的责任,以数据积累和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特点在于实现
程序的标准化,其中程序包括管理程序、工作流程、技术程序和质量程序。本项目为
标准化研究,以现有的苏交规[2011]4 号和苏交规[2012]6 号文为出发点,结合江苏省
近几年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大数据分析统计以及广泛调研开展项目研究,并在具体的工
程进行验证。本课题主要有以下 6 个方面内容,分别如下:
(1)新形势下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责任与义务的定位
通过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明确工程质量监- 2 -
督机构的行政属性,加强建设工程管理,确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人员职责以及树立执
法地位的权威性,重视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的执法行为,课题组结合扬州市交通工程质
监站近几年行政执法的经验,参考《扬州交通质监行政处罚流程图》、《扬州交通质监
行政处罚文书适用指南》以及《扬州交通质监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参照执行标准》制定
了适用于江苏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行政执法依据:《江苏省公路工程质量交通质监行政
处罚自由裁量参照执行标准》。
(2)公路工程质量参建方责任的梳理
在分析公路工程质量各参建方责任的基础上,着重对代建模式和 PPP 模式下参建
方责任进行梳理,得出以下结论:代建模式依据《公路建设项目代建管理办法》执行,
并对代建模式下委托单位、使用单位及代建单位的职责、权力和义务进行了梳理; PPP
模式,其参建方各主体仍分为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等,其中建设方可
称为法人组织,公路 PPP 模式的法人组织应依法承担建设单位相应的责任,其余各方
应依据《关于严格落实公路工程质量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08】 116 号)
文以及《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履行自己的责任,促进公路工程质量的建设。
(3)问题的标准化描述及问题库的完善
在苏交规【2011】 4 号文的基础上,完善质量管理行为的检查内容,并建立了质
量管理行为存在问题库,包括建设单位质量管理行为存在问题库、施工单位质量管理
行为存在问题库、监理单位质量管理行为存在问题库等,同时制定了施工工艺检查存
在问题库,有利于规范检查内容,有益于对问题达成统一的判断,进而有利于促进公
路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促进公路工程标准化的建设。
(4)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行为的量化评价及差别化评价研究
通过了解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行为的定义,从质量管理行为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
各影响因素对质量管理行为的影响程度,并对评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得出应对质量
管理行为的检查进行量化评价,提出了 《江苏省公路建设工程建设单位质量管理
行为检查考核表(试行)》、《江苏省公路建设工程监理单位质量管理行为检查考核表(试
行)》、《江苏省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质量管理行为检查考核表(试行)》、《 江苏省
公路建设工程工地试验室质量管理行为检查考核表(试行)》,并根据量化的检查考核
表以及各参建单位的影响程度制定了差别化评价标准,对于质量管理行为得分 K 值大
于等于 90 分为优良,小于 90 分且大于等于 75 分为合格,小于 75 分为不合格,并根- 3 -
据考核的分数实行差别化监督。
(5)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指数的信息化采集与发布研究
从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指数的定义出发,分析了《江苏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指数研
究》,结合《江苏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标准化研究》,确定了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指
数的指标和权重,对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指数的信息化采集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规定
了数据来源与频率、采集方法与要求、采集的格式与说明、指数基期选择、指数编制
方法以及变化率编制方法;并建立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指数的发布机制。
(6)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程序的优化与完善
在苏交规【2011】 4 号文和苏交规【2012】 6 号文的基础上,梳理了公路工程中间
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和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工作程序,将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行政执法、质
量管理行为检查考核表以及施工工艺检查考核表纳入到公路工程中间质量监督工作程
序中,同时明确质量管理行为评分细则,优化检查标准;在公路工程质量鉴定中增加
缺陷责任期管理,明确缺陷责任期限计算方法,并对缺陷责任期各方责任进行界定,
将《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高速公路项目交工检测和竣工鉴定质量不符合项清单的通知》
交安监发〔2015〕 171 号中的《高速公路项目交工检测质量不符合项清单》、《高速公
路项目竣工鉴定质量不符合项清单》纳入到工程质量鉴定中,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高速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交工质量检测和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落实重大质量问题“一票否决”
的原则要求。
同时本课题取得了以下几点主要创新为:一是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行政执法
权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江苏省公路工程质量交通质监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参照
执行标准》;二是公路工程问题库的建立及问题的标准化描述,建立了相关问题库;三
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行为的量化评价及差别化考核研究,根据制定的量化评价考核表,
制定了差别化考核标准;四是形成了《江苏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指南》。
总体来看,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二个方面的意义:
(1)是加强我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行政执法的依据
通过建立《江苏省公路工程质量交通质监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参照执行标准》,并将
其纳入到江苏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中,对于在质量监督检查中进行行政执法提供
了参考和依据,有助于加强我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
(2)是提高公路工程监督检查质量的有效手段- 4 -
通过系统的对我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标准进行研究,制定行政执法的依据,
建立检查的问题库,建立质量管理行为检查考核表,以及对程序的优化与完善,有助
于提升我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水平,进而全面提高我省公路工程总体质量水平。
该课题2017年3月通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