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苏沪铁路通道客运需求适应性及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 KY2015040
项目负责人 裴剑平 项目级别 省级
项目地址 研究类别 科技平台及基础研究
项目阶段 科研开发 业主单位
项目部门 综合规划研究院\铁路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所 年度 2015
技术指标
项目基本内容 从我省铁路交通设施来看,江苏与上海间铁路联系目前主要集中在苏南的沪宁通道一条通道,本次研究经客流现状及沪宁通道设施能力分析,目前沪宁高速公路适应性达到0.96,国道312也达到了0.72,京沪铁路适应性达到0.93,京沪高速铁路及沪宁城际铁路也达到0.55、0.74,可见沪宁通道也是全国最繁忙的通道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饱和状态,难以满足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运输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其次,未来沪宁通道客运出行需求旺盛,通道饱和度达到83%,通道交通设施较为拥堵,而铁路设施饱和度达到100%,能力十分紧张。 本课题结合苏沪铁路通道的现状及未来客流预测情况,借鉴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客运铁路运输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苏沪铁路通道的列车配置以及提升通道运输能力的运输组织优化措施:全高速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沪宁城际铁路通过能力,混跑模式下要受中速列车开行数量及停站方案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运输组织模式、减少跨线中速列车开行数量、改善停站方案、停站列车成组铺画等运输组织优化,可以有效提升其运输能力。 本课题在分析苏沪铁路通道客运需求现状、规划,研究运输组织优化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从纵向苏浙与上海铁路通道设施匹配、及横向京沪广铁路通道设施能力两个维度的比较分析着手,研究提出了苏沪铁路通道设施能力提升的线路建设时序及上海枢纽方面的相关建议:加快实施沿江城际铁路以及沪泰宁城际铁路的同时,择机先期实施通沪城际,并与沪通铁路二期工程同步增设上海东站。 主要创新成果有: 1、从苏沪通道客流以及通道现状以及未来通道的客运出行需求等层面分析了苏沪铁路通道能力需要提升的必要性。 2、在既有规划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苏沪间铁路衔接优化方案,完善了苏沪铁路基础设施布局。 3、在省内首次提出苏沪通道铁路列车配置及运输组织优化措施以及铁路客运管理服务方案。 本课题研究苏沪间铁路通道客运需求能力适应性和能力提升技术,对保障全国“两纵一横”通道、长三角城际客流通道在江苏上海瓶颈地区通畅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课题研究,明晰苏沪铁路通道未来的客运需求、需要增加的铁路线路及车站数量、相关建设实施安排等,可为江苏及上海铁路相关规划提供参考。课题研究应用需求迫切,应用前景广阔。
项目成员
姓名 部门 角色
项目总结
序号 文件名称 日期 说明
1 KY2015040+苏沪铁路通道客运需求适应性及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介绍.pdf 2018/7/21 5:11:26
2 KY2015040+苏沪铁路通道客运需求适应性及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鉴定(验收)评审意见.pdf 2018/7/21 5:11:26
3 KY2015040+苏沪铁路通道客运需求适应性及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报告.pdf 2018/7/21 5:11:28
4 KY2015040+苏沪铁路通道客运需求适应性及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总结报告.pdf 2018/7/21 5:11:30
项目成果
序号 文件名称 日期 说明
项目评审意见
序号 文件名称 日期 说明
项目图片文件
序号 文件名称 日期 说明
项目报奖材料和项目获奖情况
序号 文件名称 日期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