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内容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在交通强国战略统领下,江苏提出在全国率先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交通运输部高度支持,并于2021年9月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使江苏成为全国唯一部省共建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省份。2021年1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部省合作协议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制定本方案。(1)总体思路
本项目通过对标先进国家及地区,科学评估江苏交通发展基础,深入剖析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提出发展目标及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实现了全社会区域出行分析、全口径区域货运量预测,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引;跳出固化思维,注重“强化示范引领”,按照从先行探索、自我发展,向肩负示范和战略引领转变的要求,研究提出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实施路径。
(2)技术方案
研究成果方面:本项目主要包括“一个主报告”、“三个专题报告”、“12个标志性工程实施方案”以及项目相关汇报材料,形成了体系成熟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基础、内涵特征、形势要求、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实施路径等方面,并从体制机制、资源要素、政策、人才的保障,以及考核评估等方面,提出保障规划落地的举措和建议。“一个主报告”是《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方案研究》;“三个专题报告”分别是《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内涵特征及目标指标专题研究》《江苏交通运输装备现代化专题研究》《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未来场景专题研究》。
理论创新方面:对江苏经济社会现代化特征进行分析,包括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城镇生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服务保障民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特征判断。分析经济社会现代化对交通基础设施规模、结构和布局、公众出行服务、运输效率与成本、交通创新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研究提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目标场景。
实践创新方面:通过精细化设计,提出可落地、可考核、可量化、可执行的举措,形成“8+12+161”交通运输现代化实施路径、“4+12+38”交通运输现代化指标体系以及部省共建、省市共建、条线共推的推进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