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黄浦江路南段改扩建工程 项目编号 20180231
项目负责人 梁彬 项目级别 院级
项目地址 项目行业 10
服务阶段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业主单位 昆山交通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项目部门 长三角区域\苏州分公司 年度 2018
技术指标
项目基本内容 项目起于现状中环东线高架落地段,经友谊路后起桥跨越南粮路、天鹅路,之后以隧道形式下穿现状元丰路,继续向南跨越老吴淞江及苏申内港线(三级航道),向南以连续高架形式跨越千灯镇被交路,在少卿东路南侧落地,止于外环机场路。 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 主线:城市快速路; 辅路:城市主干路。 2、设计速度 主线:80km/h,局部路段限速60 km/h; 辅路:40km/h; 上下匝道:40km/h。 3、车道数 主线:双向六车道; 辅路:老吴淞江~萧墅大桥段双向两车道,其余路段双向四车道。 4、道路净空高度: 快速路≥5.0m; 主次干路≥4.5m;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2.5m。 5、横断面设计 参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01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及已建高架道路的技术标准,主路横断面设计指标如下: 快速路主线:大型车或混行车道3.75m,小客车专用道3.5m,路缘带取0.5m; 辅路:每条机动车道宽度取3.5m,路缘带取0.25m; 上下匝道:每条机动车道宽度取3.5m,路缘带取0. 5m; 6、设计荷载标准 1)结构荷载标准: 桥梁:同时满足城-A级和公路-I级; 人非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第10.0.5、10.0.6条取用; 2)路面结构计算标准:BZZ-100型标准车 7、结构物的抗震设防标准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基本烈度7度,抗震措施按8度要求。 8、排水设计标准 1)设计暴雨重现期: 地面道路及街坊暴雨重现期取3年,桥面取10年,隧道内暴雨重现期取30年,按50年校核。 2)径流系数: 高架及隧道径流采用Ψ=0.9,街坊雨水综合径流采用Ψ=0.65。 9、坐标及高程系统: 昆山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项目成员
姓名 部门 角色
周雷雷 苏州分公司 复核
蒋金保 苏州分公司 复核
于亚欢 工程管理与检测事业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所 分项负责人,设计
张维苏 环境与智能事业部\智能交通设计所 审定
汪焱生 工程管理与检测事业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所 其他人
汪一意 苏州分公司 设计
唐善普 工程管理与检测事业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所 分项主任工,审核
王慧敏 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设计二所 分项主任工,设计
张炜 江苏新通公司\技术部 分项主任工,审核
张然 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设计二所 其他人
卢连长 工程管理与检测事业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所 其他人
徐春明 工程管理与检测事业部\工管部生产安全与技术部 审定,专业副总
李佳 苏州分公司 复核
黄海彬 苏州分公司 分项负责人
吴楠 苏州分公司 项目负责人
温亚楠 交通设计研究院\隧道设计所 设计
裴晓林 苏州分公司 审核
陈祺 苏州分公司 设计
潘文峰 江苏新通公司\项目一部 其他人
张磊 苏州分公司 分项负责人,复核,设计
郭星煌 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设计二所 分项负责人,审核
孙统立 交通设计研究院\隧道设计所 分项主任工,审核
李荣彪 江苏新通公司\项目一部 设计
丁家林 苏州分公司 设计
刘亚楼 工程管理与检测事业部\工管部生产安全与技术部 专业副总
方忠强 交通设计研究院\隧道设计所 审定,专业副总
陈金权 苏州分公司 复核
朱经亮 工程管理与检测事业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所 复核
罗亮 工程管理与检测事业部\工程测绘技术中心 分项负责人
凌青 工程管理与检测事业部\工程测绘技术中心 分项主任工
徐敏 苏州分公司 分项主任工,项目主管主任工
胡安兵 集团领导 项目主管院领导
徐鑫鑫 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设计二所 复核
刘昊 江苏新通公司\项目一部 分项负责人,复核
项伟圆 苏州分公司 分项负责人,审核
张平 苏州分公司 审核
庞志显 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建院生产与技术部 审定,项目主管副总,专业副总
李亚子 交通设计研究院\隧道设计所 分项负责人,设计
杨偲偲 苏州分公司 设计
刘伟 交通设计研究院\隧道设计所 复核
王斐 苏州分公司 设计
鞠安淏 江苏新通公司\项目一部 其他人
石锋 江苏新通公司 其他人
汪为新 苏州分公司 分项主任工,审核
丁永峰 苏州分公司 设计
项目总结
序号 文件名称 日期
项目成果
序号 文件名称 日期
项目评审意见
序号 文件名称 日期
项目图片文件
序号 文件名称 日期
项目获奖情况
序号 文件名称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