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信息 | |||||
项目名称 | 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应用研究 | 项目编号 | 20161337 | ||
项目负责人 | 孙宝 | 项目级别 | 所级 | ||
项目地址 | 项目行业 | 市政行业 | |||
服务阶段 | 规划研究 | 业主单位 | 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 ||
项目部门 | 综合规划研究院\铁路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所 | 年度 | 2016 | ||
技术指标 | |||||
项目基本内容 | 目前常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已开工建设,2号线即将开工建设,中心城区远期线网将形成6条线、208公里的规模。“十三五”时期是常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体化衔接工作重要的起步时期,为了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常州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骨架和引领功能,本次研究紧抓常州城市轨道交通起步发展这一关键时期,借助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衔接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助力轨道交通重构城市发展格局、重塑常州城市客运出行体系。 本课题在充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的内涵及目标的基础上,对全省已开通运营轨道城市的一体化接驳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典型问题剖析,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做法和把握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具有重塑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站点街道的活跃程度和对步行活动、机动化接驳的诉求不同,课题创新提出基于完整街道理念下的常州市1、2号线站点分类及衔接模式,并且在完整街道理念内涵和要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规划指引,贯彻完整街道理念下“人流之上”的理念,从中观和微观细节上对轨道交通站点的换乘设施进行规划指引。同时为了更好的指导常州市后续线路建设,在全省层面首次尝试从市政府层面出台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全过程一体化衔接实施路径和政策,包括对用地控制、用地调整、土地出让控制、建设协调、设施建设、调整优化机制、投融资机制、组织领导机制等工作。提出相关工作和政策建议,转化为公共政策。最后,进行了示范工程实例应用,以常州市科教城南站和新桥站为典型站点,打造“轨道交通一体化接驳示范工程”,以轨道换乘枢纽为支点切实推动公交优先。 |
项目成员 | |||||
姓名 | 部门 | 角色 | |||
---|---|---|---|---|---|
张志泉 | 集团领导 | 项目主管院领导 | |||
吕鹏 | 综合规划研究院\铁路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所 | 审核 | |||
卞兆洋 | 综合规划研究院\铁路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所 | 设计 | |||
周涛 | 综合规划研究院\大数据研发中心 | 其他人 | |||
孙宝 | 综合规划研究院\铁路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所 | 分项负责人,复核,其他人,项目负责人 | |||
朱洁 | 综合规划研究院\铁路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所 | 其他人 | |||
裴剑平 | 综合规划研究院\铁路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所 | 分项主任工,其他人,项目主管主任工 | |||
邹勇军 | 交通设计研究院 | 审定,专业副总 | |||
范橙 | 综合规划研究院\铁路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所 | 其他人,设计 | |||
曹震 | 综合规划研究院\铁路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所 | 其他人 |
项目总结 | |||||
序号 | 文件名称 | 日期 | |||
---|---|---|---|---|---|
1 | 20161337常州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应用研究项目简介--.pdf | 2018/7/24 4:44:19 |
项目成果 | |||||
序号 | 文件名称 | 日期 | |||
---|---|---|---|---|---|
1 | 20161337常州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应用研究最终成果文件.pdf | 2018/7/24 4:44:54 |
项目评审意见 | |||||
序号 | 文件名称 | 日期 | |||
---|---|---|---|---|---|
1 | 20161337常州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应用研究评审意见.pdf | 2018/7/24 4:44:34 |
项目图片文件 | |||||
序号 | 文件名称 | 日期 | |||
---|---|---|---|---|---|
无 |
项目获奖情况 | |||||
序号 | 文件名称 | 日期 | |||
---|---|---|---|---|---|
1 | 20161337常州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应用研究--2017年度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报奖材料.pdf | 2018/7/24 4:4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