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内容 |
东太湖位于苏州市以南,是太湖东南部东山半岛东侧的一个狭长型湖湾,南起东茭嘴至陆家港一线,北端一直延伸到瓜泾口,分属苏州市吴江区和吴中区,全长约32km,最大宽度9km,环湖大堤包围的湖区面积172.1km2。东太湖沿岸是流域下游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吴江区最重要的水源地。
原有东太湖湖面以围网养殖和围垦为主,几乎占据了全部的湖面,渔船在围垦区内避风,2009年东太湖实施退渔还湖工程,并按照“逐步拆除”的原则,确定了东太湖3.0万亩过渡期的集中围网养殖区。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于2010年7月全面开工建设,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预期近期竣工。工程建设内容包括行洪供水通道、退垦还湖、堤线调整、生态清淤、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将湖区的围垦区进行了清退,东太湖初现“碧波美景”,之前在围垦区内避风的船也因为围垦区的清退导致无处避风,台风期间,渔船无序散布在东太湖湖区及内河,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据调查统计,东太湖现有渔船4942艘,其中吴江区4792艘、吴中区150艘,主要为东太湖规划的3.0万亩养殖区的工作用船;现有暂养网箱1万余个(不包括庙港已安排实施的1万个),均位于吴江区,网箱主要是在每年大闸蟹交易季节用于短期临时放养即将上市的大闸蟹。渔船及暂养箱无序散布在东太湖湖区及内河,不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还会威胁东太湖水环境及水源地供水安全。
目前,东太湖东岸正在打造以“太湖风光、水利特色、国学内涵、水乡艺韵”为主题的国家级太湖浦江源水利风景区;东太湖西岸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区十三大景区之一。随意散布的渔船及网箱也不符合东太湖两岸的景观建设要求。
针对太湖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2013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规划实施东太湖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同时,苏州市委市政府也将东太湖综合整治后续工程列入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继续对东太湖湖区及出入湖河道进行治理,为保障二期工程的顺利进行,达到更好的工程效果,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次避风港建设作为东太湖综合整治后续工程的重要内容进行建设。
为切实做好近期东太湖沿岸网箱及渔船的安置工作,保障东太湖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东太湖水环境、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满足吴江区、吴中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要求,为东太湖综合整治后续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受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委托,我院开展《东太湖综合整治后续工程—东太湖避风港建设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