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人才
主导专业:
    我要提问
      肖斌
      详情
    BIM技术、绿色公路、信息化
  肖斌,1971年10月出生,江西省南昌市人。1993年毕业于原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原解放军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教研室副教授。江苏狄诺尼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设计理论和软件技术研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编写和参编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先后主持开发了EICAD、3DRoad、TICAD、DnnRSS等一批专业设计软件;近年来研究领域聚焦BIM设计、建设管理、运维管理等信息平台系统软件开发方向,主持开发道路与立交BIM设计系统、BIM交通组织设计与模拟系统、中设BIM建设管理平台等。
    我要提问
      肖军
      详情
    桥梁
  1996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同年8月在本单位参加工作至今,从事桥梁设计、管理、科研等工作,现任交通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具有解决本专业重大、复杂、疑难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一专多能,协调相关专业间技术配合的经历与能力,并在原创专业软件开发方面有特长;培养指导了20多名桥梁专业技术骨干。 参加工作以来,主持(或参与)京沪高速淮江段、京沪高速淮江段扩建工程、汾灌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宁淮高速公路、宁常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苏州绕城北段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盐城北段、云南长广高速公路、西藏纳金大桥、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黑山共和国南北高速公路设计咨询等,省内外、以及海外重点交通、市政项目等40多项。 获奖:(1)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创新集体奖1项;(2)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3)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项;(4)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一等奖1项;(5)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二等奖1项;(6)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7)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1项;(8)9次获得院创新创优奖,其中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9)2009年获“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称号;(10)获中设设计集团交通设计研究院2018年度“杰出技术专家奖”。 独立编写了国内第一款实用斜弯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复杂几何线型桥梁设计及桥型布置自动绘图系统》(XWQ CAD)程序,并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我要提问
      谢亚宁
      详情
    桥梁、钢结构
  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长期从事公路桥梁结构的设计与咨询工作,具有多年从事海外大型EPC项目设计的经历,拥有北美注册工程师资质,精通欧美规范。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及参加了多座大跨径斜拉桥、连续刚构桥、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结构,以及京珠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扩建、援菲律宾PGN跨海大桥等国内外多个大型项目的设计咨询工作;其中沪宁高速公路、襄樊至十堰高速公路、龙门黄河特大桥、沌阳高架桥等分别获得国家级与省部级奖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负责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欧洲规范翻译与比较研究出版工程”中有关钢桥的译审工作;在《世界桥梁》、《华东公路》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我要提问
      辛丽华
      详情
    桥梁、公路、隧道
  本人主要从事公路及大型桥梁的设计、咨询工作,先后参加了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连盐通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江海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等30多项国家及省、市级重点工程的设计和40多项设计的咨询工作,多次担任项目负责人和主管副总工,并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设计奖、优秀咨询成果奖等(荣获2006年度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一等奖、2009年交通运输部优秀水运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等)。另外,还参加了《波折腹板组合箱梁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高速公路吹填砂EPS颗粒混合轻质路堤填筑技术研究》和《江苏省运河大桥桥墩防碰撞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经过30年的工作和学习,本人的工作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广阔的专业知识、经营能力和设计经验,能独立完成各项设计及咨询任务。
    我要提问
      徐春明
      详情
    岩土工程、工程勘察、工程试验检测
  秉承“优秀勘察是优质工程的基础”的专业理念,主持并参加了江苏省和国家重点交通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和工程检测监测及科研工作。参编的《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水运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主持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获全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专项类)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勘察》和《沪瑞国道主干线支线溧水至南京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获公路交通优秀勘察项目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科技学术论文30余篇。 2009年入选“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2013年入选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18年被评为第五届“江苏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师”。
    我要提问
      徐晓龙
      详情
    建筑、钢结构
  2006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进入设计行业,已有15年以上工作经验,6年以上技术管理工作经验,在分公司兼任生产管理工作也有4年。先后任职于CCDI(悉地国际)、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担任结构工程师和结构专业负责人。 于2016年加入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先后任职分公司总工程师和分公司副院长,同步担任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并负责分公司的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等工作。在职业生涯中,经历过体育场馆类大跨空间结构、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擅长于各类混凝土结构(框架、框剪、剪力墙、框筒、复杂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等)和钢结构设计,独立完成从基础到上部结构的设计和设计管理工作,对各类基础形式(天然基础、桩基、地基处理、复合地基等)均有丰富的设计经验。 近8年内在国内主要学术期刊发表4篇论文;项目获奖如下:1、连云港综合客运枢纽站前南广场及配套、人民路及盐河路下穿工程项目获2020年市政公用工程设计一等奖(江苏省);2、连云港综合客运枢纽站前南广场及配套、人民路及盐河路下穿工程项目获2020年市政公用工程设计一等奖(连云港市);3、商丘市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地下空间工程获2019-2020年度河南省工程建设优质工程奖。
    我要提问
      叶蓉
      详情
    市政工程、环境、岩土工程
  1994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结构专业,入职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20年,包括民用建筑、燃气、供热、给水、排水、管网、垃圾填埋、垃圾焚烧等各类项目的一线设计技术工作。工作期间,多次获得天津市、集团以及公司的各类设计奖项。具有多种类型项目的设计经验。担任上市环保公司的土建总工5年时间,主要从事污水处理、河道治理、土壤修复、黑臭水体改造等项目,不仅积累了更多的工程设计经验,对项目全流程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把控。整体上顾全大局,细节上精雕细琢,安全上一丝不苟,经济上精益求精。 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是多专业互相融汇、通力配合的结果。希望设计人员能够延展专业边界,让设计作品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要提问
      叶政权
      详情
    桥梁、水利、市政工程
  从事道路、桥梁、市政、水利(运)工程设计,水利监理、检测、项目管理等工作;先后参加了泰州引江河一期、南水北调东线一期等项目。 市第一期“扬州英才培育计划”培养对象,省水利系统第二期“11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抢险专家。发表论文10篇、获省水利科技进步奖2项、各类优秀设计奖4项。 通过考试取得:注册土木工程师(港航、水利水电)、监理工程师(市政、水利)、一级建造师(市政、公路、水利)、交运部(公路材料、桥梁;水运结构)质量检测工程师等十多项资格。 专业理念:对待每项工程在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方针的同时,力争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严格遵守标准和规范,不标新立异。
    我要提问
      殷承启
      详情
    环境、绿色公路、绿色水运
  江苏省产业教授。长期从事交通行业环境保护工作。主持大量绿色交通相关研究,以及环境影响评价、降噪工程、污水处理、流域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置、土壤修复、水土保持方案等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二等奖1项、江苏省环保厅科技三等奖1项、江苏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省级设计奖4项。 近20年来,江苏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围绕“交通强省”战略需要,江苏省仍然需要大力发展交通建设,特别是补短板建设。交通建设项目大多数为“线型”工程,建设里程长、建设周期长,协调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尤为重要。 “十八大”以后,交通部门提出了“四个交通”,其中“绿色交通”是引领。要真正实现“绿色交通”,需要从路线方案、规划设计、施工组织、运营管理、养护手段、交通装备、环保工程等多角度同步推进。交通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当前,公路运输的噪声问题、铁路运输的噪声与振动问题、涉及敏感水体的长大桥梁径流收集问题、散货码头扬尘控制问题、航道疏浚的水质安全保障问题等,是需要继续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要提问
      臧正保
      详情
    环境、智能工程、轨道交通
  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水土保持工程师、交通运输部智能交通技术和设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负责海陵农村污水处理工程PPP项目、南通经济开发区新开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缆除湿系统及健康监测系统的系统集成等工作。担任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5号线设备副总体。编制建设部行业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房标识》,江苏省地方标准《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设计规范》、《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撰写专著《悬索桥主缆除湿关键技术》及《江阴大桥增设主缆除湿系统关键技术》两部。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我要提问
      张莉
      详情
    景观、环境
  美国加州注册景观建筑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北师港浸大理工科技学部顾问委员,深圳市生态学会会员。 论文: 1、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流域生态规划思考(Zhang, L. (2019). Thoughts on Ecological Watershed Planning under th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7(4),77-87.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30003 2、Waterways to Greenways: A Case Study in Shangjie, Zhengzhou, Henan, China(Zhang, Li et al.,(2019) Proceedings of the Fábos Conference on Landscape and Greenway Planning: Vol.6,Article12.DOI:https://doi.org/10.7275/0rmz-ne68Availableat: https://scholarworks.umass.edu/fabos/vol6/iss1/12 3、Zhang, L., & Zhang, J. (2020). Wetland Park Design for Habitat Restoration—Case Study on the Qinghua Wetland in Baoshan, Yunnan Provinc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8(3),90-101.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30016
    我要提问
      张凌
      详情
    交通运输规划
  在规划院工作期间,开拓了城市客运、交通统计分析及水运规划业务技术领域,带领团队成为行业相关领域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技术支撑团队,培养了九名专业技术人员,目前都已成为规划院的技术骨干。共获得各类项目奖项27项,参加编制城市客运标准规范5项。 在职能部门工作期间,将规划技术能力与职能管理有机结合,取得了专业技术发展报告、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科技简报、科技项目后评价报告、知识库系统、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等诸多成果,其中多项首创;作为技术专家参加了诸多集团科技创新方向策划和科技项目评审,促进了集团专业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同时代表部门无数次给客户和行业单位汇报集团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了集团的技术形象和实力。 工作以来累计共获得各类项目奖项27项。近期技术成就:江苏省内河集装箱关键技术获2019年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17-2035年)获2019年度水运交通优秀咨询成果奖一等奖,南京市域滨江岸线利用详细规划(2014-2030)获2018年第十八届江苏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南京市域滨江岸线利用详细规划(2014-2030)获2017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我要提问
      张敏德
      详情
    交通运输规划、公路、绿色公路
  长期从事公路与桥梁的设计、咨询以及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作为主要设计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先后参加了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汾灌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临海高等级公路、新疆G30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重大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先后获得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的一、二等奖和省级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获得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授予的“十佳咨询设计人员”称号。主持了《江苏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勘察设计指南》的编制工作。
    我要提问
      张松
      详情
    桥梁、装配式建造
  省注册咨询专家,省公路学会桥梁分会委员。 近年主要负责城建院桥梁专业技术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项目专业质量把关,涉及市政高架桥梁,公路改扩建桥梁,航道桥梁等多种结构体系桥梁,涉及各种复杂地形地质,上跨下穿铁路,轨道交通等各种复杂区域桥梁设计,组织开展了市政桥梁预制装配设计关键技术攻关。 负责的连云港港主体港区东疏港高速公路,获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负责的复杂几何线型桥梁桥型布置自动绘图系统,获省第七届优秀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一等奖。2项桥梁有关的实用新型专利。
    我要提问
      张维苏
      详情
    智能(慧)工程、信息化
  主要负责机电工程设计、研究技术管理。先后负责海启、沪通大桥、南京五桥、五峰山大桥等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计。负责江苏省“十三五”信息化规划,五峰山智慧高速,省道342智慧公路等信息化、智能交通专业研究。主持《特大型桥梁机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范》DB32/T 2621-2014编制,参与悬索桥主缆除湿设计、施工验收省标编制。主要专业领域:特大型桥梁机电工程设计与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研究;交通信息化规划研究,总结出一套信息化规划研究的方法,并应用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机电工程融合发展研究;以提升安全、效率、服务为理念,开展场景研究、功能性设计、性能化设计的智慧公路设计方法。曾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项。
    我要提问
      张瑗媛
      详情
    交通运输规划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的项目: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技术与应用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江苏省多式联运发展规划研究、江苏省综合交通物流枢纽规划研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江苏省交通运输实施意见、江苏省货运与物流“十三五”发展规划、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等。 五年来共获得部、省级奖项9项,其中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1项,中国公路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6项。承担的《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获得“201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0年度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是交通系统发展的灵魂,是交通资源利用的最高统筹,需要以前瞻性的认识,提出创新性的理念,指导规划方案、发展任务的提出。
    我要提问
      赵进
      详情
    铁路、轨道交通
  参与项目: ●南京地铁10、7、9、11号线工程 ●南京宁天、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 ●南京地铁集团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咨询项目 ●苏州市轨道交通2、5、6、S1号线工程 ●无锡地铁1、2、3号线工程 ●常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南通市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 ●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 ●西安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 ●烟台地铁1号线工程 ●南京港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工程. ●宜宾市翠屏区城市中央公园地下空间工程 ●盐城市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工程 ●吴江太湖新城轨交4号线松陵大道综合交通枢纽 ●高邮高铁综合客运枢纽 ●扬州东部综合客运枢纽 ●合肥大学城地下空间工程 发表论文: ●地铁单跨框架式高架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02期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变形缝设置的探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4年02期 ●轨道交通高架车站扩底桩设计探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6年05期 ●圆形抗拔桩最大裂缝宽度计算的探讨,《江苏建筑》, 2014年01期 ●无锡地铁2号线高架车站设计,《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4年08期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性能分析与实测,《广东建材》2011.04 ●大跨度现浇预应力空心板合理配筋形式的探讨,《山西建筑》2009.06 ●预应力混凝土交叉转换梁的结构设计及实测对比,《特种结构》2011年03期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模型对比分析,《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8年04期 ●预应力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中的应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7年11期 获奖荣誉: ●《南京地铁十号线一期工程江心洲站项目》,荣获2016年度省第十七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后云台山隧道工程项目》获2014年度省第十六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南京地铁十号线一期工程江心洲站项目》,荣获2016年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南京地铁九号线一期工程,获得2016年度优秀设计人员; ●南京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获得2015年度优秀设计人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个人; ●南京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获得2011年度有功设计个人; 参编规范标准: ●《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报批稿)高架部分; 专业理念: 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综合交通枢纽是人们出行的便捷换乘节点,设计以人为本,设计服务社会。
    我要提问
      周兴顺
      详情
    交通运输规划、公路、绿色公路
  自1984年7月进入集团工作,工作时间长达36年,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勘察设计,累计里程达4000km。擅长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市政道路等勘察设计咨询工作,交通部知名专家、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江苏省优秀勘察设计师,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硕士生校外导师。目前是集团道桥勘察设计重大技术方案的主要审定人员。先后获得过国家金质奖、铜奖、交通部一等奖、江苏省一等奖等多个奖项。2012年负责的科研课题“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路线、互通式立交创新设计研究及实践”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电子手簿系统》科研项目,该成果于2015年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02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完成《高速公路设计管理规范》。 在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咨询过程中,侧重勘察设计的事先指导和主要方案的拟定、审核把关工作,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计划严密,服务周到,科学管理,及时协调。能对高速公路工程的各专业方案深入研究,全面指导项目组开展工作,妥善处理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大力开展和推进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要提问
      邹勇军
      详情
    交通运输规划、公路
  自2016年来,负责集团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代部审查相关工作,以及代省厅、省发改委咨询评估工作,不仅进一步提升了集团的品牌和知名度,同时也积极配合经营体系拓展了业务市场。在集团内部,负责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的质量把关和技术发展,在稳定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本专业的技术水平,主持开展了大量的高速公路、国省普通干线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预工可研究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共3项,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14项,以及全省高速公路建设显著贡献奖、省咨询方法创新奖、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等。